12.【参考答案】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13.【参考答案】(1)学生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的时候应该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消元法解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实际问题、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在设计题型的时候,考查的知识点应包括以上知识点,达到全面性,以便宏观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2)题型练习多样化,可以设置选择、填空、判断、解答多种形式;试题的难度要有梯度,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以便了解全体学生对本章知识掌握的程度,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3)题目设置在检测学生掌握本章知识的基础上,应有对重难点、易错点的考查.比如说“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三、解答题(共1题,共10分)
14.【答案】见解析.
于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证.
四、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15.【参考答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支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16.【参考答案】(1)从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值得肯定之处有①教师先让学生画出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画法打下基础.②当学生3、4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新课标理念.③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值得肯定之处有①学生对于旧知(一次函数相关的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②在课堂上,学生积极踊跃进行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答案多样化.
(2)存在的问题:①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而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没有给予帮助,及时引导,以致于部分学生傻傻的盯着教师.②教师只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肯定,没有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同学.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当好教师的角色(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改进方案:①当学生回答答案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引导,解决学生的疑惑.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同学,对于学生的答案都要给予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性评价.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④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注意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画反比例函数图象.
六、教学设计题(共1题,共30分)
17.【参考答案】课题:《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形成过程,掌握两个定理,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命题的教学了解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题.
3、进一步训练说理的能力.
4、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进一步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形成过程,掌握两个定理,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训练说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问题导入
在§24.3中,我们曾解决过如下的问题:
如图24.4.1,△ABC中,DE∥BC,则△ADE∽△ABC.
由此可以进一步推知,当点D是AB的中点时,点E也是AC的中点.
现在换一个角度考虑,
3、概括我们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并且有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介绍三角形的中位线时,强调指出它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
(三)应用
例1求证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