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象主义艺术特征
十九世纪的法国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年代,无论美术、文学还是音乐都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大放异彩。19世纪西方美术的大趋势是从反映社会生活、推动社会变革到反映市民的世俗趣味,从崇高走向平凡,从严肃走向轻松。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印象主义流派,可以说引发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出现崭新的面貌,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危机。
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印象主义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其特征是:
①重外光。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因此又被称为“外光派”。
②重瞬间。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表现当代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取客观场景的片断入画,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③重色彩。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印象主义考频较高的画家
【莫奈】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并一生坚持印象主义的画风,一生都在追光;莫奈在艺术创作中,往往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的美。
《印象·日出》被誉为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主要描绘的是勒阿佛尔港口早晨一个多雾的日出景象。画面中一轮红日拖着海水中的一缕橙黄色波光,冉冉升起。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印象,仿佛是光线和色彩的交响。
这幅作品将印象主义重瞬间、重外光、重色彩的艺术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色彩打破了在以往人们的概念中,对于天空、海水固定色彩的理解模式,艺术家莫奈忠实遵守了室外光线效果,画了不一样色彩的天空、海水,所有景物都笼罩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组成的灰色调中。笔触凌乱自然,清新可见,艺术家想要记录每一瞬间的光线变化,所以呈现出来的就是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同时真实地再现了日出时的光与色的视觉印象,反映出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
除此以外,画家还有组画作品《草垛》《鲁昂大教堂》《睡莲》等,所谓组画,就是指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在画面中所追寻的就是瞬息万变的光。
【马奈】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他受到莫里索等人的影响采用印象主义的技法和色彩而放弃黑色,画法也更为自由。但是受过古典艺术熏陶的马奈始终在作品中保持着某种宏大和庄重的气魄。马奈虽然与印象主义画派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他并没有参加任何一届印象主义画展,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吹短笛的男孩》等。
《草地上的午餐》艺术特色: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构图上,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密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的地方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顶点。技法上,把绘画作为二度表面的主张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对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现作了新的尝试。由于画家突破传统绘画色彩,使得画面亮了起来,因此此画在艺术技巧和历史意义上都是一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