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考察方式:选择题)
1.“教育”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当中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其作品《说文解字》中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是我国对教育的最早的解释,即教告诉受教者怎么做,育告诉受育者做什么。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独有的活动,且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本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属性,其可分为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
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其中涵盖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活动的基本要素(案例)
1.教育的三大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教育影响)
2.定义和包括
(1)教育者: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3)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
包括:内容,手段(还包括媒体)。
3.教育的三大要素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影响是中介。
(1)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二是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性)
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选择)
(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
(3)继承性
(4)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的功能
1.按作用的对象分类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作用的方向分类
正向功能(积极作用)
负向功能(消极作用)
3.按作用呈现的形式分类
显性功能(可预期作用)
隐性功能(非预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