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歌《小小的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其所著儿歌《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儿歌的语言清新优美,其意境也很美,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在这个仙境里有“弯弯的月儿”,有“闪闪的星星”,有“蓝蓝的天”,这些事物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让人陶醉其间。
2.童话《大林与小林》
《大林与小林》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作家、儿童文学家张天翼所著。是20世纪中国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大林好吃懒做,变成了一个寄生虫,最后饿死在金子堆里。小林勇敢正直,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耻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同时写了劳动人民为了追求光明而顽强不屈的斗争。虽然这是一个写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童话,但是现在的孩子读来,却一点都不感到有距离,书中的各种人物,大林、小林、鳄鱼小姐、狐狸平平、绅士狗皮皮、蔷薇公主、四四格等形象呼之欲出,是一本值得每个孩子放进书架的书。这部童话主要说明两点,即知足者常乐和金钱不是的思想。
3.严文井的《严文井童话》
创作了《南南和胡子伯伯》《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等著名童话的严文井,与陈伯吹并称为我国两大儿童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他第一次写童话是1938年到达延安两年后,觉得“我们现在的斗争和工作正是为着未来的孩子们”,便用童话记下了自己“朦胧而幼稚的幻想和爱憎”,一口气写成9篇,后集成《南南和胡子伯伯》一书。他在延安时期还写了《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等童话。1949年创作的《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以及1950年出版的《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劳动在生命形成和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获得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1957年出版的中篇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影响广泛,译本曾在英、苏、朝鲜等国出版,并被拍摄成电影。这一时期,严文井还陆续发表了《小溪流的歌》等六篇幽默而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他被授予荣誉奖。《严文井童话》收录了作者《小溪流的歌》《向日葵和石头》《四季的风》《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童话作品8篇。
4.金近的《小猫钓鱼》
金近(1915~1989),原名金知温,浙江上虞人。童年在农村劳动,读过4年私塾,12岁到上海,先后做过学徒、校对、助理编辑、教员、记者,靠自学成为作家。该童话故事通过猫妈妈和小猫钓鱼的过程,让儿童能够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
5.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
包蕾(1918~1989),原名倪庆秩,笔名叶超。现代剧作家、童话作家、儿童文学家。浙江镇海(今宁波) 人。包蕾先生笔下的猪八戒,憨头憨脑,趣事真不少:猪八戒吃西瓜,没想到被孙悟空频频作弄,狼狈不堪。猪八戒学本领,畏难怕苦,想学孙悟空七十二变显神通,谁知变出两只圆圆胖胖的小猪,还不听使唤。包蕾先生笔下的猪八戒经常偷懒耍滑,闹出的笑话数不清……率真可爱的猪八戒的故事,永远常读常新。《猪八戒吃西瓜》童话中生动的形象和活泼的情节,让小读者领略经典童话的独特魅力。
6.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广东人,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和编辑工作,译有《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等大量外国儿童文学名著,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描绘了两个有趣的小孩,一个叫“没头脑”,这小孩不管干什么事,总是丢三落四的,另一个小孩叫“不高兴”,他有一种怪脾气,你要他向东,他偏向西,一开口就是三个字“不高兴”。整个故事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受到孩子的欢迎。
7.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
1961年出版的《小布头奇遇记》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国获安徒生奖提名的第一部作品。它是孙幼军创作的中国第一部长篇低幼童话,曾经影响了几代孩子。出版至今,它的销售数量早已超过了百万,而实际的读者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书中讲述了一个名叫苹苹的小朋友,有一天得到一个布娃娃,取名小布头。小布头胆子很小,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后,决心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但小布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他“勇敢”地从酱油瓶上跳下来,打翻了苹苹的饭碗。苹苹批评小布头不爱惜粮食,小布头生气地从苹苹家逃了出来。在外面经历了种种奇遇后,小布头终于又回到了苹苹的身边。小布头的故事有39个,每一个故事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且很吸引人,小读者跟着小布头的奇遇,能学到不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作品语言纯熟幽默,人物形象亲切可爱,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8.曹文轩的《草房子》
儿童小说《草房子》的作者是我国作家曹文轩,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等,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等。曾获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草房子》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友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故事在这所其实并不大的草房子里扑朔迷离地上演,给人感人心魄之感,有时甚至催人泪下。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受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9.叶永烈的《圆圆和方方》
叶永烈是我国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人。他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叶永烈的《圆圆和方方》是一篇儿童科普文学,讲述了象棋子圆圆和军棋子方方刚开始都认为自己本领大,到最后认识到自己缺点和对方长处的故事。这篇童话将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生动地介绍了圆和方两种图形的特点和功能。同时,作品的语言浅近晓畅,科学性强而又饶有兴趣,非常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口味。在这个故事中,作者通过圆圆和方方在梦中的遭遇,告诉孩子们“不能相互瞧不起,而应团结合作”的道理,让孩子们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此外,作品还成功地塑造了圆圆和方方这两个童话人物形象。《圆圆和方方》是以文学为主的科学童话,作者把象棋子和军棋子想象成两个小孩子,并根据他们的形象特征,给他们取名为圆圆和方方。
10.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舒克和贝塔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最著名的童话形象,舒克和贝塔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后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了动画片。郑渊洁花费十几年时间写作长达一百多万字的《舒克和贝塔全传》。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故事精彩,想象奇特是这部巨著的特色。故事也展现了勤劳是美德,友谊最珍贵,坚强,勇敢,笑对人生的思想。主要内容为:
小老鼠舒克出生在一个名声非常不好的老鼠家庭,一生下来就注定背上了“小偷”的罪名。舒克不愿意当小偷,于是他决定离开家,开着直升机到外面闯闯,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贝塔也是一只小老鼠。从他降生的那天开始,就有一个可怕的影子始终跟踪着他,那影子就是小花猫咪丽。贝塔不愿饿死,他得想办法活下去。后来,贝塔当上了坦克兵,击败了咪丽。他决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去一个没有猫的地方……机缘巧合,舒克认识了贝塔,两只小老鼠不打不相识,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又认识了一个小男孩皮皮鲁,在皮皮鲁的帮助下,舒克和贝塔创立了舒克贝塔航空公司,为更多的小动物们服务。航空公司的运行也不是一帆风顺,海盗总是三番五次地来给他们捣乱,机智勇敢的舒克和贝塔最终战胜了海盗,让小动物们都过上了快乐平静的生活。
11.鲁兵的《小猪奴尼》
《小猪奴尼》由鲁兵所著。鲁兵,笔名严光化,浙江人,首届韬奋奖获得者。鲁兵编辑过《中国儿童时报》《童话连篇》《小朋友》《365夜故事》((365夜儿歌》((365夜谜语》等儿童读物。他还写了不少作品,如《唱的是山歌》(获全国第二次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老虎外婆》(获全国儿童读物奖)。
关于幼儿阶段的主要作品为《小猪奴尼》,本诗通过一只脏兮兮的、不爱洗澡的小猪的故事,对幼儿不讲卫生的习惯进行了善意的嘲讽。诗中充满了生活化的善意的描写,制造了戏剧的效果。小猪奴尼有多脏,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妈妈不认识他这个情节表现出来:“吓得妈妈打了个大喷嚏。‘啊——欠,你是谁,我不认得你。’‘妈妈,妈妈,我是奴尼,我是奴尼。’”富有儿童情趣,既幽默,又风趣。语言上也极富儿童诗歌的韵律美:“洗掉烂泥,是个奴尼”,“妈妈,妈妈,明天我要学会自己洗”,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12.儿童小说《淘气包马小跳》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是杨红缨创作的儿童系列小说,作品诙谐幽默、好玩有趣,通过描写一群调皮孩子的快乐生活以及他们和家长、老师、同学的好玩的故事,映射当代儿童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塑造马小跳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深情呼唤张扬孩子的天性,舒展童心、童趣,探析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隔膜、误区,倡导理解、沟通,让孩子拥有健康、和谐、完美的童年。
13.几米的《我不是完美小孩》
几米,原名廖福彬,台湾著名绘本作家。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透露淡淡的疏离感,作品多被改编成舞台剧和动画片。
《我不是完美小孩》出现了一个追求完美的女孩“郝完美”,这个孩子正活灵活现地叙述着“完美”这件事,但是每个“完美”都不能以大人的标准评价。孩子的“完美”很简单,就是最真实的自己。孩子一直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发生的一切,在他们眼里,世界根本是一个没有负担的乐园。每一件事情都是孩子眼中的“小完美”。这本书“献给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以及仍然活在开心世界的所有小孩”。